
为进一步提高机关干部队伍素质,提供干部职工展示交流的平台,充分展示干部职工蓬勃向上的精神面貌,板江乡开展“板江·我来说”主题交流活动,本轮发言主题为“我的板江故事”。本期将展示本轮主题中获得各组第一的优秀演讲作品。
本次演讲排名经过全体干部打分、党政办统分,得出排名与分数:
第一名:刘 标 总分:348分
第二名:李加忠 总分:345分
第三名:危茂林 总分:344分
第四名:方莹玉 总分:342分
刘 标
刘 标:女,1991年出生,中共党员,2020年12月至今在板江乡人民政府工作,现任乡纪委副书记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伙伴们:
大家上午好,很高兴能有机会站在这里跟大家一起分享我的板江故事。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不一样的地方,有不一样的风景,人生亦是如此。
不知不觉,我到板江已有四年的时间,来板江的第一天,我开着车从南江到板江11公里的路程,开了大概有四十多分钟,我跟天雨两个人一路聊天,虽说有说有笑氛围轻松,但还是难免被崎岖蜿蜒的山路吓到,到了集镇,我们还走错了两次,错过了乡政府大门。到了政府院子后,看到办公楼,感觉有点摇摇欲坠,说真的,那时候我真的不敢一个人待在办公室,还好领导同事们都很热情,带着我们熟悉工作,适应环境,慢慢地融入了板江这个大家庭。
刚到板江时,我被分到了人居环境整治办,当时我们板江的人居环境排名很不理想,我的主管黄洋书记找到我说:“刘标,人居环境任重道远呀!”我笑着回答:“没关系,反正不会更差,只要我们稍微努努力,进步空间还是很大的嘛!”从这天后,我和整治办的小伙伴们,每天一起走村串户,到处排查各村脏乱差的地方,逐个整改。我印象最深的是我们走访的流江村刘家汤,大家都知道这个屋场不是很大,但沿路零星垃圾随处可见,城隍庙附近烟花鞭炮到处都是,主干道边布满陈年垃圾,鸡鸭散养问题严重。我知道造成这个情形的原因除了村级环保员不负责任外,村民的环保意识也很差。我马上找到了流江村的人居环境专干,发现的问题带着他重新看一遍,让他亲眼见到问题所在。之后就开始着手整改,我们召集了环保员和党员志愿者们在刘家汤开展了一次志愿活动,挨家挨户宣传人居环境政策,里里外外进行清理,仅用了一个上午就清理出了几十袋垃圾,群众也看到了我们的决心,很多人也开始自扫门前雪,自觉参与到我们的活动中来。针对环保员不负责任的问题,我们严格执行环保员奖惩制度,该奖的奖,该罚的罚。面对鸡鸭散养严重问题,我们将荒地圈起来圈养鸡鸭,不愿意配合的反复上门做工作,讲好处,最终还是做到了不漏一只鸡。看着焕然一新的刘家汤,我的成就感油然而生。当然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并非一日之功,而是要久久为功。像这样的故事,在人居环境整治的路上还有很多。当然,我也没有食言,真的每年都有进步一点点,终于在2022年,我们板江的人居环境工作进入了全县的先进行列,我也被评为了“人居环境领域先进个人”。
去年因岗位调整,我到了纪检岗位,今年更是兼任了督查室主任一职,面对角色的转换,自己从未深入接触过的工作领域,我认真学习,虚心请教,逐步熟悉并开展工作。我深知纪检工作责任重大,容不得一丝懈怠。在工作中我坚持遵循一个准则:“要干就要干好、要管就要管严”,从严执纪、驰而不息,不敢怠慢半步。去年办第一个案子时,我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因为不熟悉业务和流程,那段时间我的通话记录里面最多的是纪平,一有问题就给他打电话,有时候打得多了,我自己都有点不好意思,他调去县纪委后,虽然工作很忙,但也还是会很耐心地帮我答疑解惑。刚开始因为从未办过案,每次找当事人谈话,心里就有点犯怵,不知道从哪儿开始谈,那段时间其实还挺痛苦的,不过还好黄洋书记带着我一个一个谈,一个一个做工作,我也在这个过程中克服了心里关。第一次办案摸着石头过河,虽然过程挺难,但是结果还是挺好的,从去年到今年我们板江乡纪委办的案子,质量也得到了县纪委的认可。
或许我的板江故事没有惊心动魄,也没有风风火火,但我觉得,平凡并不意味着平庸,在平凡中发掘出属于我们的舞台,勤勤恳恳做好每一件事,踏踏实实完成每一项任务,坦坦荡荡担起每一份责任,一样可以成就不平凡的人生。
李加忠
李加忠:男,1978年出生,中共党员,2022年3月至今在板江乡人民政府工作,现任乡经济和生态办公室主任
尊敬的周书记、各位领导、同事们: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站在这里,心中满怀感激与激动,想要跟大家分享一个关于“我的板江故事”,同时也是一个关于乡村基层干部真实的心路历程。
板江是我的家乡,对我而言是一个充满了欢笑、泪水、成长与蜕变的神奇之地。这片生我养我的土地,是我成长的摇篮,也是我灵魂的归宿。在这里,我学会了勤劳与坚韧,懂得了感恩与奉献。每当我回望这片熟悉的田野,心中总会涌起一股暖流,那是对家乡深深的眷恋,也是对过往岁月无尽的怀念。我是一个土生土长的板江人,板江这片土地哺育了我、见证了我的成长。回想在三江村担任村主任、支部书记共 20 余年,后又通过了政府的招录,成为一名乡镇干部,至今在板江乡政府工作快三年了。
回首在村级工作的 20 余年,那是一段充满挑战与奋斗、奉献与收获的岁月,其中的百般滋味,就像一杯酒,酸甜苦辣都涌进了我的心怀。
在三江村任支部书记时,村内面临着诸多困难:如基础设施薄弱、道路崎岖不平,村民出行极为不便;农业生产方式传统,经济发展缓慢等。但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我明白全心全意建设乡村是我应该承担的责任。
“要想富,先修路”。为了改善村里的交通状况,我四处奔走,向上级争取项目和资金支持,与不理解政策的村民细心讲解,和发生矛盾纠纷的民众耐心沟通。无数个日夜,我与其他志同道合的村干部们一起协调矛盾、研究问题、提出解决措施。当一条条平坦的水泥路修到了村民的家门口,看着大家的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我的心里也由衷地感到自豪与喜悦。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面对农村经济发展困难的境况,我们积极引导村民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向村民科普相关农业知识;引进新技术,开展技术培训班,组织村民参加农业技术培训,提高村民种植和养殖水平,真正切实地改善了农村村民的生活条件。
在基层工作的这些年,我不仅与当地村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同时也从中收获了许多宝贵的人生经验。哪家有困难,我总是第一时间赶到;哪家有矛盾,我一定耐心调解;红白喜事,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少不了我的几副对联。我把村民们当成自己的家人,他们也把我当成了主心骨。让我印象最为深刻是有一回,我老家偏僻,为了下一代就读,我常年居住在南江,有一天我因工作需要,从南江到三江村来回八次,心中不免有点感到疲倦,但当事情得到解决,看到村民们安心地离开时,从那一刻我察觉到,让民众感到幸福安康就是我一直坚持在基层工作的坚定信念!
三年前,我有幸被提拔到板江乡政府工作。虽然工作岗位变了,但我对家乡的热爱从未改变。在乡政府,我积极参与各项工作,听从领导安排,为群众排忧解难。第一年到千石村时,我在邹江主席的带领下,协助千石村村干部工作,调整村级班子,在邹江主席的部署下,仅用一个星期就提前完成任务;同时还协助千石村村干部新办腊肉制品厂,为千石村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力;后又通过千石村全体村干部的努力,在年终目标考核中取得了全乡第二名的好成绩,获得了上级领导的赞扬。在之后的两年里,我先后在星月、流江两个村参与工作,继续为乡村美好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大浪淘沙沉者为金,大道至简实干为先。二十多年的基层工作经历让我明白了乡村干部就是要“接地气、干实事”。农村工作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千头万绪,需要我们乡村干部来理顺整清。斗转星移,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政策在改变,从第一年参加工作的工资四百多块钱到现在一月几千元,从一名小小的年轻气盛的新人到现在阅历见长、经历丰富、获得诸多如“优秀支部书记”等等,我既是历史的参与者,也是历史的见证者。在这里,我首先要感谢我家人的支持,尤其是我的妻子,在我丧气时给我温暖的安慰,在我低谷时给我坚定的支持;同时也感谢组织对我的提拔与看重,没有国家和组织的栽培,就没有今天的我,感恩的话语永远也说不完。
行大道,民为本,利天下。作为板江乡的一名基层干部,我深知这份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它离不开全体村民的辛勤付出和共同努力,更离不开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大力支持。因此,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要始终心怀感恩之心、牢记使命担当,继续扎根基层、服务群众,为板江的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最后,我想用一句话来结束我的演讲:感恩政府,共筑美好家园。让我们携手并进、砥砺前行,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
谢谢大家!
危茂林
危茂林:男,1992年出生,中共党员,2022年11月至今在板江乡人民政府工作,现任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主任
尊敬的书记、乡长、各位领导、同事:
按照会议安排,下面我就“我的板江故事”为题发言,内容如有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时间回溯到2022年10月21日,那一天,我按照自身意愿,选择了板江乡人民政府这个优秀的集体,那一天,我与板江的不解之缘由此展开。转眼间,我来板江已有整整二年时光。这期间的每一个脚印都蕴含着“变”与“不变”的独有印记,细细品味着酸甜苦辣的过往,有过灰心、有过倔强,但最多的是责任和担当,是不断蜕变和成长。两年间,我先后担任乡村振兴办干部、乡村振兴办主任、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主任。从一名普通干部到成为一名线办主任,我能有如今的成长进步离不开在座各位领导同仁们的培养和帮助,在此我对大家表示诚挚的感谢。接下来,我想以“三变”“三不变”的工作、心灵路程,向大家分享我的板江故事,山高路远不畏险,回首绝色入眼帘。
回首来时路,变的是环境,不变的是心灵的港湾。从部队的“钢铁堡垒”到乡村社会的“田间地头”,变的是环境,不变的是温馨、和谐的港湾。单位不仅是工作的场所,更是我们心灵的港湾。它像家一样,给予我们温暖和支持。在板江这个大家庭里让我体会到了幸福、温馨、团结。幸福,是工作成果带来的喜悦。忘不掉去年举行的教育基金成立大会,寒风虽然肆虐在板江中学的操场上,但大家的脸上都洋溢着难以控制的笑容,因为大家都知道,板江的教育事业从此有了坚实底气;也忘不掉在新办公楼建成时,所有人都朝着自己的新办公室大包小包地搬运着各种文件资料那热火朝天的景象,那栋崭新、明亮的大楼,标志着板江的办公水平迈上了新的台阶。温馨,是寻常日子里的温暖画面。忘不掉干部职工生日会家属会和第一届羽毛球赛上热闹、温馨、团结的场景,大大激发了我们全乡干部的荣誉感和使命感。团结,是人心齐、泰山移的力量。忘不掉那时板江遭遇特大暴雪和冻雨,书记和乡长亲自带着干部在小水岭铲雪铲冰保障群众通行的场景,也忘不掉今年6.30特大雨情,我们全体干部值班值守坚护板江这片福地的日夜守护,更忘不掉今年7月,乡长带领我们板江民兵应急连,穿着雨鞋,扛着锹镐奔赴汉昌街道支援,扎进废墟之中清理,夹杂着熏眼臭气的淤泥和童乡长、周晓主任带队支援岑川镇九峰水库兄弟们顶着烈日不分昼夜地奋战。
回首来时路,变的是身份,不变的是工作的韧劲。从“绿色军营”的三点一线到“扎根基层”的乡村一线,从军装的绿色到乡村泥土的芬芳,变的是身份,不变的是干一行钻一行的韧劲,是从铁血丹心到田间地头的深情守望。初到板江工作时,我见识到基层工作任务的繁杂,更让我认识到基层工作状况的复杂,工作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和群众息息相关,尤其是让我印象最深的是我刚报到时,我被安排在乡村振兴办,那时正值迎接国家、省、市的有效衔接工作实地考核,作为新人,每天跟随欧主任和目前在石牛寨镇的陈党委不分昼夜来回穿梭在九个村进行业务指导和督促完善资料。当时让我深刻领会到乡村振兴工作的重要性,不仅是业务性强涉及面还广。面对新的岗位新的职责,我深感本领恐慌,让我心有余而力不足, 可不服输的我也深知“万事开头难”的道理,凡事都需要先苦后甜,于是我把自己当作“小学生”拜师学艺,每天拿着小本子认真记录着相关的业务知识。中午和晚上加班学习系统的维护和操作,空闲之时到各村与村干部交流和探讨业务工作,不断给自己“充电”,补齐短板,并以“钉钉子”精神落实好各项工作任务。在这里要感谢我亦师亦友的欧主任,我忆昔地记得书记跟我多次提到,茂林你跟了一个好的师傅,是的,他不仅教会了我的业务知识,更教会了我如何做人做事,他的言传身教,让我体会到了一名基层干部责任、担当和奉献的含义。
回首来时路,变的是思路,不变的是肩上的担当。从热火朝天的训练,到深入群众的担当,变的是思路,不变的是党员干部的担当。2023年3月,根据党委政府的分工安排,我跟随欧主任到流江村办村,那时说要到流江村开展工作,大家都会有“谈虎色变”的感觉。因财经矛盾特别复杂,导致信访问题突出。我深感面临的考验更大,肩上的担子更重,群众工作更难开展。但我依然没有退缩,我感觉越难的地方越容易锻炼自己,越复杂的地方越能更加深入地了解群众。虽然工作很难,但是我始终认为只要我“行得正,坐得稳”我就什么都不怕,到流江担任办村干部后,我同支村委、驻村工作队走遍了全村5个片25个村民小组,召开了13个屋场会,深入了解情况,摸清群众实情。通过了解群众反馈最多的就是饮水难的问题,干旱季节部分村民抽江水解决生活用水问题。要解决,同样是个难题,工程大、无资金。后向后盾帮扶单位争取了23万元的饮水项目资金支持,我们研究决定按照“以奖代补”的方式,发动村民自己行动起来建设安全饮水工程。共解决6个居民点1800多人口的饮水问题。一年多以来我同支村两委、驻村工作队积极协调水利局到流江村开展金秋助学,给32名大学新生送去助学金6万元,赞助配发书包137个。特别是特困生吴真男,因幼年丧父,母亲改嫁,由残疾的奶奶抚养长大,去年考上了湘潭大学,家庭生活十分困难,连学费都成问题。我想尽千方百计,积极向艾队长协调在水利局筹捐了3000元学费,让驻村工作队会同村干部送其入学,帮助了就学的燃眉之急。初心如磐、使命在肩,我会更加坚定信念,将锐意进取的精气神和埋头苦干的自觉行动落实到工作的点点滴滴之中,不负组织深情厚望、不负群众殷切期盼。
万丈高楼平地起,一砖一瓦皆根基,基层强才能国家强,基层安才能国家安。余生往后,我将实干笃行,砥砺奋进,在一次次为民服务中肩负起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继续写好自己的板江故事!
我的发言完毕,谢谢大家!
方莹玉
方莹玉:女,1997年出生,中共党员,2023年8月至今在板江乡人民政府工作,现任乡财政所机关会计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事们,大家上午好,顺应这一期主题,讲讲我的板江故事。
谈起故事,我们往往是以很久很久以前开头来讲述,而我与板江的相遇不过才一年,觉得一年的时间太短,太快,让我还来不及沉淀出值得拿来讲讲的故事,而更多的是在这方土地的感受和体验,自我的成长和改变。
初来乍到入基层,从“无所知”到“有底气”感受成长的印记。穿过一座山,拐了一个弯还有下一个,这是我对板江的最初印象。就像人生的路程上上下下,弯弯绕绕,我抱着期待和恐慌开启人生的下一个阶段,机关会计就是我的职场新角色。这一年的成长主要在于心态,财务工作要求严,标准高,刚来的时候因为对工作不熟悉压力崩溃到半夜偷偷哭,时常因为做不完的事情翻来覆去睡不着觉,往往在最关键的时候出现问题而抓耳挠腮,常常处于紧张且焦虑的状态中。心态的转变源于对工作内容渐渐熟悉,相互合作乐于助人的同事们,时时悉心指导的领导们,让我能有底气面对难题,提出问题,碰到事情多且杂的时候,能够有条不紊的处理,让我从“无所知”转变,慢慢成长。
纷繁琐碎是基层,从“看细微”到“见大义”,寻觅平凡的意义。曾有所怀疑我于基层的意义,虽说身处基层,但似乎我工作的内容离人民群众太远了。财务工作是日复一日的,月初记账,审核单据,登记账簿,报表编制,月末对账,年终决算,资产年报上报,预决算公开等等,这些工作纷繁琐碎,让人听起来就一个头两个大。起初我并不明白这些每天每月每年做的事情于人民的意义何在,但当我的工作慢慢上手,了解的越深入,就发现我们所做的每一笔账,付的每一笔钱都关乎于民生、社会的稳定。记得去年年底付钱时,乡上因为接连几天的冻雪天气,付钱的关键时候停电停网了,为了及时拨付相应的款项,我们带着一箱单据,驱车到南江财政所,问他们借一台电脑才及时完成。虽说我们每天坐在办公室,与数据打交道的次数胜过与人打交道,但是无可否认的是我们做的每一件细小的事情都关系着一方的稳定和发展,只有把细微之处做好了,才能看见它发挥的真正意义所在。
明心见性在基层,从“创伟业”到“干实事”,永葆初心的澄澈。年少的我们总是心怀壮志,要在这个行业发光发彩,下定决心要干出一定的成绩,思想难免带着少年的稚气。基层的实践,时间的锤炼,让我们知道面对无法解决的系统性的问题时,必然要抛去不切实际的慷慨激昂,以自我的力量做一些力所能及,迫在眉睫的实事。风雨同舟共度难关,当他们身处臭泥淤泥之中,当他们拿着铁锹大汗淋漓,即使夜色渐浓也丝毫热情不减,支援汉昌灾后重建之时,我体会到了干实事的力量;勠力同心和衷共济,当他们整肃队伍,夜里出发支援九峰水库,整夜未眠的时候,我感受到了干实事的力量;不忘初心砥砺奋进,当我们入户走访,宣传利剑护蕾;当每一笔拨付都及时且成功,账务处理合法合规时,我明白了干实事的力量。
时代车轮滚滚向前,尚不知道我与板江的故事会持续到具体哪一天,但是这是我人生故事精彩且重要的一部分,我成长,收获,经历和感受,在基层的沃土上扎根,以最振奋的精神,最积极的态度,努力为书写秀美板江的故事增添强有力的一笔。书叠青山,灯如红豆,春花秋月,几度春秋,故事一直在被述说,愿我们都越来越好!
我的演讲完毕,如有不到之处,请大家多多批评指正,谢谢!
\ | /
★
责编:湛桂林
来源:板江乡党政办
下载APP
分享到